保衛道風山 保衛綠化帶
向違規骨灰龕場說不!
各位關心道風山的朋友:
道風山位於香港新界沙田,以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命名之一座山,是由挪威藉牧師艾香德所創立。於1930年建成富中國特色的建築群,並在1990年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。道風山已成為一個多元化的宗教機構,有教會、藝術繪瓷軒、招待所、研究部、出版部、退修中心和墳場等,近年更增加舉行婚禮的安排。此外,道風山上亦座落一條歷史悠久的村落:友愛村,山下有一大型私人屋苑:曉翠山莊,住有相當人口。
從山腰上山只有一條單線雙程行車的通道,是上落山唯一的行車通道,該路大部份路段闊度只容一部轎車通過,遇上對頭車都要相讓才可通過。過去,由於人流不算多,尚可勉強應付,不需作任何特別交通安排。
在道風山信義宗神學院對上不遠,原是摩洛哥領事果官邸,遷出後一直空置,於2005年,突然有發展商在該地段徹夜大興土木,後發現是有發展商在該處做私營骨灰龕場[淨土園]:新界沙田道風山丈量約份第186約地段第374號、第375號A分段(部分)及第375號B分段(部分),該龕場設有超過六千個龕位(可安放八千多位先人),勢必引起大量人流車流使用該路。由於交通問題,加上有關商業服務與整體環境並不配合,而且該區屬綠化地帶,有關項目完全屬違反地契規定發展。
我們曾多次向各政府部門投訴,地政處確定有關發展違反地契,表示要求業權人停止有關活動,否則會採取執行契約行動;而規劃處亦表示該項目不符規劃用途。各部門皆稱項目屬違規發展,但一直沒有執法。我們懷疑有關建築沒有正式向地政處申請,可能屬違規建築。然而[淨土園]一直沒有理會違規問題,繼續銷售,並向城規會申請改變土地用途。
我們感到各部門似乎不但沒有執法,反而令我們感到扶助一把的感覺。2009年,運輸處在沒有主動通知山上的住戶及團體下,在春秋二祭突然封路,令村民及團體不知所措,做成種種不便。道風山路雖然狹窄且一直有墳場設施,但過去並不需要封路,但因為違規龕場的發展,警方竟然動用警力,為違規龕場服務,因為封路對村民及已存在的團體帶來不便,但對違規龕場就變成一個特別且免費的交通安排。我們不禁要問,誰要求封路?為何不諮詢村民?為何要動用公帑,為違規龕場管理交通安排?
我們向各部門投訴,但所到的回應失我們失望,有法不執,甚至認為有關發展沒有對居民構成影響。但道風山路的特殊性,倘若再增加負荷,是一旦發生意外需要緊急救援車輛救援時,救援人員根本無法在最快時間抵達現場,延誤救援工作,輕則家財盡失,重則人命傷亡,這不是嚴重的影響嗎?
發展商於2011年5月才向城規會申請改變土地用途(Y/ST/14),至今已三次延期,不斷按部門的要求補充資料,遲遲不進行審批。我們認為這屬[先違規 後申請]的項目,加上山上居民不斷投訴,在尊重法治精神的原則,城規會不應接受有關申請,或否決申請,以免發展商有機可乘,誤導消費者,做成既定事實,屆時更難取締。
我們已投訴多門,但卻不得要領,只感到部門優待違規發展商,為發展商提供度身訂做的服務,反而對村民及團體構成不便,令我們質疑是否部門扶助發展商繼續違規發展。
我們的的要求:1. 即時清拆所有違規骨灰龕場。
2. 不接受先違規、後申請的骨灰龕場。
3. 保謢綠化地帶,還給普羅市民綠的空間,不容違規龕場申請土地改變用途。
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
及
道風山環境關注組謹啟
2012年4月1日
道風山2004年,沒有淨土園的建築物。

道風山2005年,有淨土園的建築物,綠化樹林即時消失。

道風山路塞車的情況:


詳細內容